不知道怎么和世界相处的教会⑧


*最近有一个悲剧,由于不认识当事人,并非直接接触,不使用第一人称叙述方式为载体呈现。

有一位男同性恋在某教会待了6年,从主任牧师到会众,没有人知道他是同性恋。一位教会大妈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撮合他与一位姊妹结婚。男同性恋通过网络与另外一位男同性恋约炮。而这位男同小三本人联系到了这位姊妹,隐藏的事情最终败露。这位姊妹已经与这位男同性恋有夫妻之事,不幸之事是这位男同得了性病,万幸之事是这位姊妹没有感染。后来教会才后知后觉,公开通报此事。如果你是这位姊妹,你会怎样?


同性恋问题一向是教会的痛点,经常会出现关于“同性恋是不是天生的”的讨论。但这个问题在我看来讨论的价值不大,不需要把时间花在论证“是不是天生”的问题上,而更应该把时间花在同性恋一系列的并发症上。同性恋是天生的也好,不是天生的也罢,它从古至今一直存在,且不被主流认同。在“不被主流认同”的前提下,同性恋不再是单纯地情爱问题,而是一种会牵扯到他人、甚至会利用他人制造虚假幸福的社会问题。同性恋是性病高发人群,还有形婚、骗婚等各种社会性复杂问题。我曾看过一个纪录片,纪录片的主角是那些被男同性恋欺骗结婚的同妻们,其中,还有几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对着镜头阐述自己被欺骗与男同结婚的经历与细节。这部纪录片我已经不记得原名了,却给了我很大的震撼。我尊重这些面对镜头的女士们,她们鼓起了极大的勇气阐述了自己的过往经历,才能让更多人了解到同妻这个特殊群里

现代教会对同性恋问题束手无策,要么无法分辨,要么会采取过硬手段强掰性取向,无论是哪一种,都是在酿成悲剧。可以说是反应迟钝且没有能力处理,处理起来也非常复杂。我们总需要在已发生的悲剧面前反思,只有面对,才能慢慢找到更合适的面对态度和处理方式。

我们在称“同性恋”时,往往是指一种宽泛的群体。当我们谈到“同性恋”,也是指的人群。但实际,很多问题体现在个人上,情况都会有所不同。有的同性恋者光明正大,除了性取向,其他与他人没有任何差别,别人有的缺点他有,别人有的优点他有,这样同性恋者往往是会寻找自己的同类,并会不婚。而有另外一类同性恋,则是如同案例当中的情况,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能融入家庭、社会,他们往往会去欺骗,用牺牲他人幸福的方式来掩盖自己的虚伪、自私。

案例的情况还存在另外一个更可怕的情况,当这位男同性恋被这个教会赶走了,他还能去另外一个教会照样以基督徒的身份活动。悲剧是否还会重演?我们不知道。

听到这件事,我很痛心。不知道这位姊妹怎么样了?她的信仰是否被动摇,她在教会生活是否还能健康,她是否能够面对给她指婚的大妈,她是否在对爱情、婚姻彻底绝望?这些我都不知道。

其实在教会里,真正需要关注的不是那些抱怨着老公、孩子不听话、婆婆难搞讨人嫌的弟兄姊妹。真实是,有一些受了伤却无法喊疼的人,她们背着沉沉的心,隐藏在人群里。我真正担心的是这位姊妹,明明受了伤,但就这么过去了……现在的教会,谈悔改、谈饶恕就好像是削个苹果那么简单,易如反掌。但实际,悔改、饶恕都不容易,且过程非常艰难。更暴力的是要求别人悔改、饶恕,如同自己是从未犯过罪、受过伤的圣人。

耶稣基督说过的一句话,在我心中根深蒂固了好多年。在路加福音中,耶稣基督对着法利赛人和文士说:“无病的人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我来本不是召义人悔改,乃是召罪人悔改。”

我祷告这位姊妹可以喊出“疼”,我祷告人心不要失去痛感,我祷告教会不要变得麻木,不要变得和世界一样,用权力、力量、找关系来解决问题,而是能够诚实面对自己的有限,竭尽全力远离罪恶、虚伪,眼前有敬畏耶和华的智慧和谋略,怀着谦卑怜悯的心亲近圣洁。

我的天父,当你的眼睛垂看这片土地的时候,你的心情是如何的呢?我相信你乐意属你的百姓得医治,也乐意那恶者得毁灭。

You Might Also Like

发表评论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