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语言的表现形式

语言有两种表现形式:“语言”和“言语”,这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语言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广义上,语言是指说话工具,包括语言系统、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语言系统是由语汇材料(字词短语)和语法规则构成。语汇材料和语法规则都包括语音、语义两方面且自成系统。而狭义上,语言单指语言系统。我们的语言是汉语普通话。言语包括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
什么叫言语活动?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话。什么叫言语作品?就是文学作品、小说、作文、讲章之类的,承载个人思想。举个例子,同样一段经文,传道人A和传道人B,传到了同样的意思,但说话方式会有不同,传道人A条理性更清晰,传道人B故事性更强。那么, 从这个意义上看,言语作品是言语活动的结果,都包含了口头&书面两种形式。
综上,语言是共有的,现成的。一个孩子生下来牙牙学语时,就要学会一种语言来和外界建立联系。语言是有限的,受限于有限的单字、词汇。言语则是具体的表达,比如“我要学习”、“我要写一篇文章”,指向的是具体的事物、情况。言语也是无限、多变的,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回到家里不能和妻子讲课,身份的变化引发了说话内容的变化。言语则是个人的,要看具体语言环境去理解说话的内容。
语言系统是由语汇材料和语汇规则构成,它们都有语音和语义两个方面。语言包含口语和书面语两种表现形式。口语是以语音为载体的语言形式,就像日常聊天说话一样。书面语是以文字为载体的形式,会更正规。形成了两种完全不同的表达风格。不过,存在一种情况,书面语用口语的形式表达,比如剧本。书面语是在口语基础上产生的。口语是第一性,书面语是第二性。人类口语的历史比书面语历史要久远很多,由此语言源自言语。
匿名
语言学很有用,对训练清晰地思想很有用。
匿名
非常高兴发现这个非常有趣的网页,发现这篇非常有趣的讨论语言学的文章。更高兴的是您将语言学跟翻译联系起来。这是我几十年来一直非常感兴趣的一个领域。非常期待后续。
语言学是一门专门的学问,众多人自以为懂(语言嘛,不傻的人谁不会说)、其实基本上一点也不懂(只要看看那么多的人、包括很好的大学教授级别的学者,包括秦晖这样的一流学者谈语言学都难免沦为胡扯便可知道),非常需要科普。但我也知道,语言学的科普跟其他知识领域的科普一样非常非常难。
以下是读了大作之后想提出的讨论。
——综上,语言是共有的,现成的。一个孩子生下来牙牙学语时,就要学会一种语言来和外界建立联系。语言是有限的,受限于有限的单字、词汇。言语则是具体的表达,比如“我要学习”、“我要写一篇文章”,指向的是具体的事物、情况。言语也是无限、多变的,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回到家里不能和妻子讲课,身份的变化引发了说话内容的变化。言语则是个人的,要看具体语言环境去理解说话的内容。
这段话在外行人看来太简单,太直白,太老生常谈,简直是可以不说的废话,但其实信息量超大,话题超大。因为话题超大,留下的空白也就很多。很大。
例如,【一个孩子生下来牙牙学语时,就要学会一种语言来和外界建立联系。语言是有限的,受限于有限的单字、词汇。】在这里,按照如今通行的语言学来说,小孩子学说话,我们学外语,其要素不但要有单词、词汇,更重要的是还要有语法。
这一点说起来倒也很容易解释——一个学会了(可以娴熟使用)母语的乳臭未干的三岁中国孩子,词汇量也就是三百或二百五,但可以应付一切需要运用语言的场景(而且可以把话说得很妙,现在有很多抖音视频展示其妙);一个外国人可以拿着一本康熙大辞典外加一本两千页厚的《辞源》,但还是汉语不灵,连捉襟见肘的水平都达不到。
再例如,【语言是有限的,受限于有限的单字、词汇。】这句话中的【语言】假如是说语言系统,说语言作为一个系统自成一体,有它的一定规则(有限的),当然没问题。但这句话从整体上来看,来理解,我认为是有问题的,是会造成困惑乃至误导的。就像是我说:数学是有限的,受限于数字,1234567890。
另外我还要说,语言也是开放的系统(无限的),即单词可以不断生成和死亡(这方面的例子太多);新的句型乃至新的语法不断产生(“我不能同意更多” 这种话退回30年中国人都不会说);词汇可以不断扩大(人类社会发展越来越复杂,与之相应的语言也要越来越复杂,词汇要扩大;甲骨文时代的词汇一定比现代汉语的要小;圣经的写手的词汇一定比现在的解经家的要小)。
【言语也是无限、多变的,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回到家里不能和妻子讲课,身份的变化引发了说话内容的变化。言语则是个人的,要看具体语言环境去理解说话的内容。】在这里,我认为,这里把语言学和语用学混同起来会导致太多的人困惑不解。
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回家为什么不能和妻子讲课?比如,我本人是学语言学的,妻子是写小说的。我的更好的另一半虽然汉语非常好,比我都好,好得多,但她在语言方面的知识还有欠缺,不如我,我当然可以在家里给我她讲课。
例如,她不太明白江泽民在2000年训斥香港记者,说他们too young, too simple, 怎么就成为经久不衰的笑话,成了全世界的笑柄,尤其是在英语国家,而且还给现代汉语增添了新成语“图样图森破”。我就可以给她讲:不是因为喜好卖弄的江泽民说的英语有什么语法错误或单词错误,而是江泽民完全不懂在某些的场合不能说某些话,说了笑话,比如,在正是的外交场合说话要使用外交辞令,不能使用在家里训斥孙子所是用的语句;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这是一门学问,其名称叫语用学。
毫无疑问,我上面所说的话就是在家里甚至在更亲昵的场合讲课,而且讲得很正规,也很典范(深入浅出的典范)。
最后顺便说一句,太多的对语言学没有概念的人对【语言】和【言语】的区分是怎么回事完全不知情,因此我认为需要特别做一段文章,强调它们是两个很重要的、不同的基本概念。
另外,我在这里可以想到的可以说明问题的类比——语言相当于一个总规则,总乐谱,言语则是一次次具体的演奏,演唱。演奏演唱可以千变万化(有的高明,有的拙劣;有的大段,有的片段),但万变不离其宗。
以上是我的讨论。我认为语言学的科普(以及一切其他知识领域的科普)非常需要这样的讨论。我愿意为这样的科普做贡献。也感谢你引领这样的科普和讨论。
praus
谢谢您的回复。我不懂翻译,语言学也是刚刚接触,才开始学